"滇霞澄怀-张继仙云南风情画展"介绍
所属分类:且庐画展 发布日期:2015-01-02 浏览次数:次
旅游是可以让人放松心情的,新奇的事情,和以往不同的人,不同的美食……对于有些人更是内心向往已久的的风景。
我是热爱旅游的,国外去得少,一有机会总是跑到云贵川藏的山水间闲逛。友人多问我缘由,回答总是去看风景。又问看风景坐车岂不是舒服快捷有安全,回答走着 会看得更清楚。看得清什么嘛,是山的结构?水的流向?树的种类?云的聚散?四季的变化等等?我只好笑而不答了。汗水湿透了衣服,和着雨水的凉。阳光透过了 厚厚的云,河谷蒸腾的雾气上升的飘渺,霞光万丈。走累了,可以坐在临溪水的倾倒多年的原木上,鞠一捧自远方来雪峰融下的甘凉的溪水,遥望云浮云掩神秘的雪 山之巅。一片狼毒花艳,一声归鸟幽鸣,风也止了,似乎不去破坏这临近黄昏的宁静,这一刻是我梦寐的,我喜欢这种的停止感觉。自然带来的不确定的稳定感是旅 行的新奇吧。如城市的喧哗,人心的向背,看似这种不确定是我们可以掌握的,而在进行过程里却往往左右了我们的意志,不明白为什么初衷与结果不同,得不到伤 悲,得到了不去珍惜,我们还能去做什么啊。行走着,看着山川,寻找着不同,然而一遭累下来还是闲坐溪水观山景的自在。
旅途日记我常常是以流水账的方式写的,记下时间,地点,看到的风景,发生的事,而从来不去写观感的。偶然,某天顺手翻开旧旧的旅行日记本,总是会有小小的 冲动,想再去走走。路是不可能重复走的,此地彼时的不可思议就如佛陀导言的话活在当下的自在,任自然的境界当然就是精神最高求索。
2012年8月25日,与张继仙相识在丽江的雨芳客栈,这次是她从美国回国专程来云南实现多年的向往。见面时,她赠给我她的画集和散文集,扉页上早就写好 我的名字,可见她的细心和知礼。画集中的水墨画洒脱大写,色彩的宁静沉稳,构图的奇巧无忌正是相反,想不到出自这位温文尔雅的老师之手,很是喜欢。交谈中 邀请她来年在北京做个云南风情的画展,她愉快的接受,并说来高原看看是她多年的愿望,这次一到感觉特别的好……张继仙从丽江先回上海,又回到洛杉矶的家中 陆续创作着她心中的高原印象,把她眼中的景象转化成水墨画云水间的炊烟渺渺藏居、晨曦撒金的的的石板路、夕阳斜照宁静的牧场、虎跳峡的激荡不遏。心也空荡 得如经幡在风中的颤憟,深沉得似雪山之巅的雪旗映日尽显神秘而坚强。人们向往如天空般无际的自由、如大地般辽远的宽容、如空气般无私的给与,但这些自然赐 予我们的力量渐渐地在追求物欲中丧失,心杂绪乱,在慌忙中度日。人生旅途无不是修养的过程,万事万物,非断似续,一切机缘,顾此失彼,心有所想一定会在自 然中碰撞梦寐已久的理想圣地。无非是一幅画,却让我想到看似与画无关的这些,就像我的旅行日记吧,走到那里记到那里。前贤云振衣千仞岗、濯足万里流,正是 告诉生活中的我们应有一颗涤目澄怀,放飞释然的情怀。看着这些云南题材的画,好像带着我又一次回到了让我牵肠挂肚的梅里雪山的云水之间。
张继仙将近一年的创作中,我们邮件传达,互相交流意见,像雏鸡破壳时,雏啐鸡啄,壳儿破雏出,壳儿是巧合,啐和啄就是机缘。想到绘事亦如此,景物、手笔、 内心,有人心到手不到,有人出手即俗,都是欠了火候。以心寻景,以景化情,显现的一定是超然之笔,没了澄怀的心境怎么可能在大山大川中去找到自己的所求。 张继仙的这批云南风景画,也是七十岁的她又一次放飞心绪的机缘吧。